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邢台地方志|桃树坪梆子腔:大山里的回响渐唱渐远

    信息发布者:SJLZZ519
    2017-12-02 21:45:03   转载

     城市中,脑海里可曾回响起那悠扬婉转的戏曲?二胡、铜锣、边鼓之声,却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。在邢台县桃树坪村,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桃树坪梆子腔,仍在村中唱响。这古老的腔调,凝结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智慧结晶。然而,传承面临后继乏人,桃树坪梆子腔的未来发展充满严峻的挑战。

     韵味悠长 融入村民质朴情感

       昨日,在桃树坪村村前搭建的简易舞台上,梆子腔剧团正在上演梆子腔中著名戏曲《穆桂英挂帅》。桃树坪梆子腔第四代传人王书花和她剧团的团员们聚在一起,二胡声起,板胡、笙、笛子、边鼓、锣、镲配合一曲前奏,王书花清清嗓,开始演唱《穆桂英挂帅》。


        “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,见帅印又勾起多少前情。”王书花扮演穆桂英的角色,宛转悠扬的戏曲声响起。梆子腔没有京剧的委婉华丽,没有豫剧的铿锵大气,却是两者兼备,腔调明朗而刚劲。高亢、激越、慷慨形成了梆子腔风格特点,深具河北人朴实豪爽的性格。


        王书花演唱时使用地方方言,融入当地村民的质朴情感,听之韵味悠长,独具特色。加以《穆桂英挂帅》的精彩故事情节,环环相扣,使人观而入境。每出戏一般有十余人参与演出,生角一脸正气,旦角端庄稳重,丑角滑稽丑恶、净角扮相雄伟、末角中规中矩。演员表演不拘一格,时而高亢,时而委婉,时而滑稽可笑,灵活多变,配合着熟稔的演出动作,翻跟头、打滚、都在考验演员的演技。在扮演者精彩的演出中,每个角色都发挥得淋漓尽致,围观村民纷纷鼓掌喝彩。


    梆子腔剧团成员在南山边哼着戏曲边干活

     源于秦腔 需下一番苦功

      王书花是梆子腔第四代传人,学习表演桃树坪梆子腔,已有三十余年。据她介绍,梆子腔是因其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。“梆子腔”在清朝末年传入桃树坪村,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。它源于从陕西流传而来的秦腔,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。秦腔流传至此,村民与当地老弦子腔相结合,再融入本地方言和腔调,成为独具特色的“桃树坪梆子腔”。它以硬木梆子击节,并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乐器;调式多为“徵”调式,唱调为上下句式,再以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;曲调多以七声音阶为主,旋法上多采用跳进,闪板形式,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,悲壮而粗犷。


        “想要唱好梆子腔,可不是件容易事。不仅需要好嗓子,还要有扎实的舞台基本功。”王书花说,她小时候学艺很是辛苦,早起练功二小时,白天还要给师父家干活,晚上再排练三四个小时剧目,吊嗓子、练台步、舞弄刀枪棍棒……每天要学得东西很多,一天下来,总是累得人困体乏。许多一起学习的同伴中途就放弃了。王书花咬牙坚持,终于得到了梆子腔的真传。很多人赞许她是团里的“台柱子”。


    桃树坪梆子腔在排练折子戏时,表演者默契开场

     传承无人 愿倾囊相授

     桃树坪梆子腔经过百余年传承,凭借着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和特色,至今仍深受村里老人们的喜爱。桃树坪梆子腔近几年也将曲目进行改进和创新,诸如《穆桂英挂帅》、《东家岭》、《寇准背靴》等50多个剧目,成了剧团代表性表演曲目。每到春节、中秋、元旦等节假日,往往周边十里八乡的村庄都会前来听戏,这也成为桃树坪村的“招牌”。2016年,桃树坪梆子腔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        然而,村里的青少年却对家乡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了“陌生感”。“现在年轻人一般都不懂得欣赏梆子腔,而是爱听流行音乐。如今梆子腔都靠着我们这一代人传承演唱。”谈到梆子腔未来的传承,王书花无奈地说,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,小孩子要上学读书,对这梆子腔没有多大兴趣。“尤其是想要练好梆子腔,就要舍得下一番苦功,耐得住寂寞,可这传承人不好找啊!”


        村里老一辈梆子腔传承人相继去世,在世的传承人都已年近花甲,未来的传承者却还没有着落。又面临着资金短缺,舞台设备破旧,剧本保护不当等问题,传承百余年的桃树坪梆子腔,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


        “如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,我愿倾囊相授,将我这些年的经验都传授给他。”王书花说。她手握着戏服,看着舞台上还正在表演的剧目《燕王归北》,眼眶有些湿润。


        表演者赵六妮和乔爱秀在温习《三请樊梨花》

    梆子腔剧团旦角王书花演唱《穆桂英挂帅》片段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